真正的敬老,关键在于理解和尊重。
01
每年重阳节,全国敬老院都会迎来各地组织的“突击敬老”。
人们纷纷举办敬老活动,聚餐、文艺演出、发放慰问品等。
还有的为老人理发、按摩、洗脚,忙得不亦乐乎。
但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有些敬老院的老人,一天要接受好几拨,甚至十几拨“洗脚任务”。
来源 | 新华网 2014.10.3
还要配合前来的各路人马,各种摆拍,比划着不自然的动作,表情逐渐僵硬。
这一切,都让他们不胜其烦。
老人们就像一个个背景板,成为人们孝敬形象的凭证。
却没有人真正关心,他们是否需要这些。
更可怕的是,一哄而上后,是一哄而散,给老人带来无尽的心理落差。
这真的能叫敬老吗?
在我看来,只是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罢了。
不要说养老院的陌生人,很多时候,即便是对待自己的亲人。
我们也常常只是做做形式,流于表面,根本没问过他们想不想这样。
其实,真正的敬老,关键在于对老年人的理解和尊重。
要把他们当活生生的人来看待,而不是当成老朽。
只有这样,才能发现和重视他们的真实需求。
02
/聆听需求/
聆听需求,不是指听老人说话。
而是充分给予老人聆听我们,接受新生事物的权利。
从小,我是被奶奶带大的,穿衣服、洗漱、算术,都是她教会我的。
那时候,真的觉得奶奶无所不能。
后来,我逐渐长大,奶奶也慢慢变老,她懂得的事情开始没我多。
虽然排斥用电子产品,但奶奶喜欢读书看报,看到报纸上有什么趣事都会问我们。
本来这是一件促进沟通交流的好事,却遭到我妈无情打压。
我妈其实很孝敬奶奶,钱、衣服、保健品,几十年来不断供应,对于老人家的一些无理取闹也挺包容。
但对于各种提问,会嫌她麻烦,基本不说实话,只用她听得懂的简单话语忽悠过去。
比如我妈经常网购,常有快递送上家,见她大包小包的拿回来,又不用给钱。
奶奶就很好奇,问:“这是啥,怎么不用给钱?”
我妈不想解释网购,觉得说了她也听不懂,就说,“不是买的,别人送的。”
奶奶总觉得哪里不对,就像吃一记闷棍,也不敢再追问。
之前,奶奶关心我工作问题,叫我给她讲一下平时是干什么的。
我用通俗易懂的说法,给她耐心讲解新媒体,公众号的事情。
奶奶虽然听得一知半解,似懂非懂,但整个交流过程非常愉快。
结果我妈在旁边听得纠结,突然插嘴:“你说这些她也不懂,让我跟她说吧。”
“你孙子是在报社当编辑的,就是你平时看的报纸,他做排版。”
这一下,又把话题给堵死了。
其实,我理解我妈这么做的原因,平时工作忙,什么事情都讲求效率。
认为老人上了年纪,懵懵懂懂,忽悠一下就好,反正也听不懂,可以节省沟通时间。
但在老人眼里,这是严重剥夺他们的聆听需求。
也是剥夺除读书看报外,和外界接触的机会。
很多时候,老人向我们提问,无非两个目的。
一个是真的想了解这个事,另一个是和年轻一辈找话题。
如果只是一味忽悠,用他们“听得懂”的话说,两个目的都不可能达到。
只有用真心实意跟他们交流,即便再听不懂,老人们也能从中获得温暖。
03
/尊严需求/
有人说,当人活到一定岁数,身体大脑开始不听使唤的时候,就会丧失尊严。
电影《酒神小姐》里,老宋年轻时总是一身西装,意气风发。
年老后却因中风住进疗养院,终日躺在病床不得动弹。
儿女许久才来看望他一次,却因他大小便失禁,身上臭烘烘而不愿接近他。
爱面子的老宋,也只能像案板上的一块肉,被护工扒下裤子,翻来翻去。
没有人关心、在意他,老宋开始心灰意冷。
他觉得与其被人像垃圾一样对待,还不如选择一个体面的死法。
一直以来,老人每天都要面对年龄的侵蚀,还有旁人对尊严的无情剥夺。
这样的生活,可以说非常绝望。
要知道,尊严是人的基本需求,再老的人,即便已经懵懵懂懂,也需要给与尊严。
在荷兰一家养老院,护工阿姆荣根一直专门照顾阿尔兹海默症患者。
工作多年,她只有一个感受,这是一段非常难熬又痛苦的岁月。
老人不仅过得孤独,还经常被人呵斥:
“吃个饭怎么又撒一地?”
“药给你放这了怎么又忘记吃!”
在阿姆荣根看来,这样的生活毫无尊严,简直就是“孤老院”。
她恐惧衰老,害怕父母老去,因为她深知养老院的生活有多糟糕。
甚至当她听说父亲突发心脏病去世时,第一反应竟然是:
“谢天谢地,父亲终于不用去养老院了!”
但父亲的离开,还是激发了她深埋已久的想法。
她希望创造一个可以让老人正常生活的养老院,在生命最后时光也能有尊严地活着。
每天享受鸟语花香,而不是只待在病房吃饭、吃药、睡觉。
阿姆荣根向荷兰政府大胆提议这个想法,谁料双方一拍即合。
几年下来,“失智照护小镇”诞生了,这是全球第一家为患有阿尔茨海默症老人专门建立的大型疗养院。
这里没有冰冷的病房,看上去就是一个舒适的郊区小镇。
路旁全是豪华别墅,电影院、咖啡馆、美容院、桑拿房一应俱全。
镇里的居民由医护人员扮演,他们每天和老人和谐相处,暗中照顾日常起居饮食。
让每个老人都在这里像正常人一样生活,重获了尊严。
来源 | 创日报
生活中,我们不必做到如此奢侈。
只要用心去爱护老人脆弱的心灵,就够了。
有人说,老人就像孩子,需要关怀和体谅。
想想小时候,你尿便来袭,全家上阵。
如果当父母迟暮之年卧病在床,却陋室独叹。
在漫长的病榻时光里,该是何种煎熬。
04
/价值需求/
年轻时,我们斗志满满,用不懈的努力获得无数荣誉和声望。
但当老年这个词冠在我们头上时,所有的一切,都将逐渐被人淡漠。
取而代之的,只有疼痛的膝盖,满头的白发和布满皱纹的脸。
这种落差感,作为年轻人是难以想象的。
在麻省理工学院,有一个叫做AgeLab的研究所,专门研究老年人需求。
他们的目标,是为进入衰老期的人提供最好的服务。
为了干好这件事,他们专门设计了一套装备,穿上就能体验一个人70岁的状态。
这套装备看上去像施工服一样。
为了模拟老年人关节僵硬的状态,在胳膊肘、手腕的地方有束带。
靴子底下有泡沫,能体会到上了年纪的人触觉的减弱。
体验者说,“最开始穿上只是感觉沉,但时间久了会发现,老人做的每一件小事,都需要付出很大的功夫。”
更严重的是,大多数人在穿上半小时后,情绪会从不耐烦慢慢变成愤怒。
甚至不由自主怀疑人生:“我到底怎么了?!”
来源 | 纽约客
从这件事我们可以意识到,老年人身体上的困难也许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解决。
但衰老所带来的焦虑感,则会随着年龄增长不断恶化。
身体机能的降低,会让老人感到自己没有价值,像废物一样。
所以,老人非常希望人们能看到他们的价值。
即使只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其实,在家里老人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洗碗、拖地等各种家务都可以给他们做。
不要仅仅为了让老人“享福”就总是代劳,或是请保姆。
比起每天无所事事,他们更愿意突显自己的价值,为这个家出一份力。
05
/情感需求/
长期以来,我国老人情感需求被严重忽视。
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丧偶老人占老年人口27%左右,约为4748万人。
其中80%丧偶老人有再婚愿望,进行婚姻登记的不足一成。
数据来源 | 新华网
比例之低,除了因为无力打破的社会道德观念和舆论压力。
还有一些子女不尊重父母情感选择,对再婚事宜横加干涉。
导致老人只能保持独身,或是选择“隐婚”——不登记,却像夫妻一样生活。
北京海淀一家养老院,郭大爷和李大妈每天手牵手,边走边聊,有说有笑。
平常,喝茶、看电视甚至吃住,他们都在一起。
但这对外人眼中温馨幸福的“老两口”,并没有领取结婚证。
在双方子女眼中,他们也不过是相互陪伴的“大爷”和“大妈”。
这样有名无分的关系,让不少老人痛苦万分。
其实,无论是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还是年近古稀的老人。
都有情感需求,这不会随着年龄增长有所变化。
有时,同龄人的情感交流甚至比子女的陪伴更重要。
我曾经在小区调查过50名70岁以上老人的子女,试图了解情感状况对老人心态的影响。
结果发现,夫妻双全、丧偶再婚的老人心态最平和,与子女关系良好,不过多干涉晚辈家庭生活。
而丧偶后没有再婚,或是严重缺乏感情生活的老人,普遍脾气古怪,经常干涉子女家庭生活。
现代医学表明,如果老人情感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会很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
产生孤独、急躁、忧虑、抑郁等情绪,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而夫妻感情融洽,则有利于机能免疫功能稳定,延缓器官衰老,减少各种疾病发生。
俗话说,“少年夫妻老来伴”。
年轻人要追求爱情,老年人也一样,这并不是什么丑事。
丧偶或离婚的老年人因为孤独更需要情感的滋润。
对于他们来说,单纯地付出真心,勇敢牵起另一双手,收获相依相伴的美好爱情。
也许就是人生下半场旅程里最好的慰藉。
06
真正的敬老,从来不是做做样子,形式主义。
而是要将心比心,站在老人的角度,去感受他们的真情实感。
曾经看过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寓言故事。
西域有一个小国的国王,制定了一条特殊的法令。
为了弘扬孝道,每个家庭中老人一旦过了60岁,子女就不得让他们干活。
还要每天用被子裹住下半身,坐着休息,所有事情都由年轻人去做。
违者将被定罪。
很快,全国上下落实了这一规定,所有老人每天都呆坐家中。
而年轻人除了白天工作,晚上还要忙里忙外,十分疲惫。
看到这番场景,国王十分欣慰,认为自己做了一件大善事。
一次出使外国,由于一场风雪耽误了行程,必须快马加鞭才能赶上。
国王一路没有休息,只是到了驿站就换马。
足足在马车上坐了一天一夜,累得腰酸背痛,腿脚发麻。
这时,他想起自己的法令。
顿时明白,原来老人每天坐着不下地,是这么难受。
这哪里是孝顺,不过是站自己角度的一厢情愿罢了。
经过深思之后,国王废除了这条法律。
并在全国宣扬真正的孝道,教会国民多站在老人的位置思考。
也许,这个世上所有的事情,都没有将心比心更能令人顿悟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由国馆原创,转载请注明